聯絡我們

傳統成本會計制度的問題

傳統成本會計法:近代製造業的微觀成本運算的缺陷

傳統成本會計法
在近代製造業的微觀成本運算的缺陷

傳統成本會計的產品成本扭曲現象

傳統成本會計的
產品成本扭曲現象

傳統成本會計的全部吸納標準成本法:無法處理閒置產能

傳統成本會計的
全部吸納標準成本法無法處理閒置產能的狀況

傳統與先進成本結算比較分析
傳統與先進成本結算比較分析
生產製造管控及成本架構(BOM+BOP)
生產製造管控及成本架構(BOM+BOP)
ABC作業成本制成本設定及資料收集
資料整理
  1. 當月份發生各項單據(進貨單、領料單、移轉單/入庫單…等)必須整帳完成,建議關帳後再進行成本計算。
  2. 當月份各部門實際發生的人工成本、固定製造費用、變動製造費用於傳票建立作業須立帳完成。
成本設定
  1. 正常產能設定。
  2. 會計科目成本設定(ABC)。
成本設定 1
會計科目成本設定(ABC)

設定製品投產過程所發生的人工成本、固定製造費用、變動製造費用對應的會計科目分攤基礎:
(會計部門→工作中心)

1、資源動因:指資源被各作業消耗的方式和原因,是引起作業成本變動的因素,是把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的基本依據。
例如:電費,若是因為製品投產的機器工時越長,成本越大,這時候分攤的方式就可以選擇資源動因中的機器工時。

會計科目成本設定-資源動因
會計科目成本設定-標準分攤

因為標準分攤的資源動因數據在ERP裡無法取得,所以必須在這個作業進行設定。

成本設定 2
會計科目成本設定(ABC)

2、標準分攤:指週期性耗用的成本金額很固定,被分攤基準亦來自於投產中使用有形的員工人數、樓板面積、機器台數…,這些數據可以很清楚被計算的出來。
例如:租金費用,就可依工作中心所占用的樓板面積,來當成分攤基準。

成本設定 3
會計科目成本設定(ABC)

3、直接分攤:指發生的成本被直接認列在使用的製品上。
例如:模具費用直接認列在生產製造過程中,有使用該模具的製品上;又或者像委外加工所發生的託工費用,是直接認列在託工製品本身。

會計科目成本設定-直接分攤
成本設定 正常產能設定
成本設定 正常產能設定

依據IFRS規定:公司實際產能低於正常產能,未分攤的固定製造費用應認列為銷貨成本。

舉例:如果你的固定成本是1000元,正常產能是100小時,那你每單位的固定成本就是10元。
這時,若你的實際產能為50小時,實際成本每單位20元,正常單位成本是10元,要認列每單位未分攤的10元產能過剰損失。

這樣的結果:產量較低或設備閒置,導致每單位產量分攤之固定費用增加,而未分攤固定製造費用也必須認列於發生當期的銷貨成本。

成本設定

成本設定

產品銷售分析

產品銷售分析

客戶銷售分析

客戶銷售分析

提升製造成本精確度
營銷作業與生管作業的資訊溝通

部門間的溝通不良與爭執、資訊的不夠精準、交期一延再延、生產資源的調配

製品生產進度的監控與製程(工作中心)生產負荷的狀況

即時掌握產品各製程進度、各工站的生產進度及負荷資訊

企業營運作業流程的控制、稽核與決策資訊